时间: 2025-03-25 10:35:07 | 作者: 乐鱼最新登录
狭仄的厕所竟成了“生产车间”:代购徒手将大份蛋糕切割、分装,用于储存食品的器具随意摆放在地上,卫生状况全然不达标。分装盒上更是一片空白,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任何关键标识,消费者购买后完全处于信息盲区。
近日,“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的话题冲上热搜,代购分装食品问题引发热议。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代购售卖分装食品如今在不少地方卖得火热,但暗藏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分装、储存食品的环境不达标、不卫生、分装盒上无任何标识、卖家虚标生产日期等。
受访专家觉得,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任何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都不应被忽视,而个人代购分装的模式,恰恰成了食品安全链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代购者多为普通消费者,缺乏经营食品的资质和专业相关知识,他们在食品的保存、运输、分装和包装过程中,很可能没办法遵循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这种“无证经营”的模式,不仅让食品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更让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代购把面包放在地上,人从上面跨着走,这样的面包你敢吃吗”“看着真脏,没有一点想吃的欲望”……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多名网友晒出在一些烘焙店遇到的代购分装“怪象”。从照片上来看,一些代购随意将买来的蛋糕放在地上,就地开始切块分装,蛋糕旁边频繁有路人经过。而用来分切、储存蛋糕的工具,也被代购随意摆在旁边。评论区内,来自多地的网友留言称所在地的“网红”店铺,这种黄牛代购分装乱象十分常见。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热门的“网红”店铺催生出一批黄牛代购党,为了揽客,这些代购将大分量的蛋糕、面包等食物分装散卖,溢价通常在10%至40%左右。他们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着摆摊日常招揽顾客,其售卖的分装烘焙产品的盒子上,无任何一个产品标识和生产日期。
在北京读研一的雨薇,是某山姆代购群的常客。“我所在的群是代购建的第6个群,群内已满员(500人)。”每周她都会买两次山姆蛋糕的分装,由代购送到学校寝室楼下。商品的价值是在原价基础上多加5元的代购费和1元打包费。
“学校离山姆店比较远,我又没有会员卡,所以最终选择了代购的方式。”雨薇说,因为山姆售卖的商品分量都比较大,所以代购分装是常事。看到热搜上的“疑似山姆代购蹲厕所分装蛋糕”后,她和不少群友在群里讨论此事,希望以后“老板”(代购)能保证分装时的卫生环节。“‘老板’在群里发过分装的照片,感觉挺卫生的,我以后应该还是会继续购买。”
记者采访发现,像雨薇这种“不察觉缺陷,就还会继续”的心态是不少购买分装代购食品消费者的共有态度,他们多数乐观地觉得“厕所分装”是极端个例,“我不会那么倒霉遇到”。
辽宁的上班族李想原本也抱有这样的想法,直到他真的从代购那里买到了有问题的分装食品。2024年11月,他从代购处购买了一盒分装蛋糕,吃到一半时,发现盒子里有一只蚂蚁,立马把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去的蛋糕吐了出来,没吃完的全扔了。“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发现问题后,他立马联系代购要求退钱。代购表示抱歉后倒是很爽快地退了款,并承诺下次再购买会给他7折优惠。后来李想又购买了有独立包装的饼干,“这个好歹卫生些”。
“为了这么一个小东西,我才懒得去维权。”这也是不少消费的人在买到问题代购食品时的共同反应。记者发现,社交平台上发布的食品代购避雷帖里,除了和代购本人就退款、赔偿事宜做沟通外,基本没什么人去进一步维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和记者说,商家将商品售卖给个人,双方之间就建立起了合同关系。而消费者委托代购人帮其购买商品,其本身并没有跟商家建立合同关系,而是被委托的代购人跟商家建立了合同关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商品质量上的问题,消费者只能向代购人主张权利。如果是商家导致质量上的问题的,只能由代购人去向商家主张权利。消费者因没有直接与商家建立合同关系,无法直接找商家维权。“由此可见,消费者通过个人代购方式购买商品,其消费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证。”
来自广东的周逸飞是新入行的一名代购,目前活跃在大学城的社交群,售卖山姆商品及分装。他特地制作了一面写着“山姆代购”字样和聊天群组二维码图片的广告布贴在学校的栅栏上,为自己招揽顾客。不到两个月,他已经建立了3个500人的社交群。他每天的工作流程就是前一天统计群内接龙数量,第二天根据接龙要求进行商品采购,分装好再送到学校来。
“安全靠谱,全流程透明”是他对自己“业务”的标榜。但记者一问他是否有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他便一头雾水,有了上述发问。在他看来,开实体店才需要这些资质,“我又没开实体店,不需要吧”。
记者调查发现,进行分装“二次加工”的代购们大多没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等,属于“无证经营”。一名在辽宁沈阳专门做分装食品的代购在给记者展示自己的营业执照后,宣称他敢保证所在市区山姆分装代购有执照的“只此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和记者说,结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对可分装的食品分类,蛋糕不属于允许分装的食品类别。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清杰认为,我国监管部门主要是对商家营利行为进行监管,而对个人销售行为是开了一个口子的,比如个人通过平台售卖手工作品等小物件,能不用办理营业执照等。“而代购正是介于商家和个体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
“如果代购人的代购行为具有固定模式或达到一定规模,实际上就等于一个终端销售商的角色,就应依法办理营业执照、食品销售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注册登记手续,就要依法承担经营者的责任,被纳入日常监管。”陈音江说,如果消费者明明知道代购人没有办理注册登记,并不是合法的经营主体,还通过其购买商品或服务,实际上也得不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通过个人代购方式购买商品不是正规消费渠道,除非是特别熟悉的人帮忙购买,否则更像是购买人和代购人之间的一种私下交易,出了问题很难划分责任,也很难依。”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晓峰分析,有偿代购中的受托人既是消费者,又是销售者,由于现行法对不同销售者的资格有不同的规定,导致不符合这些特别规定的有偿代购者在从事相关行为时可能涉及嫌疑违反法律。例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如果有偿代购者没有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即到商家购买食品再分装运输销售给订购的消费者,就构成无证经营。
记者从一些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从事食品代购业务的博主会展示自己如何“开加盟店做大做强”“月入10万+”,并且观看人数和点赞量都很高,评论区大多是希望入行的人“求带”。其中,就有一些博主通过知识付费形式售卖所谓的相关“入行秘籍”。
记者随机购买一份“山姆代购入行资料”发现,其中内容最重要的包含如何统计订单、如何建立社群、办理卓越会员还是普通会员、代购商品定价等,内容简短,甚至不如很多平台上的代购“经验帖”。
“这些资料根本没用,代购其实只要你会买东西、有车就行。”在山东做山姆代购已经快两年的雅琴和记者说,目前很多帖子营造代购很容易赚钱的假象,其实背后的根本目的是赚别人的“加盟费”“带教费”,“实际上根本不懂经营和食品安全等,如新鲜烤鸡,到了他们手上变成了冷冻鸡,卖得却比原店还贵很多”。
“有一次我问代购山姆烤鸡的保质期问题,‘老板’直接问我‘冷冻鸡还有保质期啊’?”雅琴无奈地说。
除代购者的资质问题外,食品代购、分装等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引发不少消费者担忧。
朱晓峰提到,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高危易腐食品需要严控储存和配送条件。然而,由于个人代购绕开了平台和监管渠道,食品分装和运输中普遍缺乏必要的卫生保障。个人代购往往将蛋糕、熟食等直接打包寄送,甚至在非洁净环境下进行分装。这不仅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潜在威胁,还为监管部门增添了执法难度。
同时,受访专家还提到,个人代购分装的行为破坏了食品标签可溯源的体系。食品标签是消费的人了解食品信息、选择放心产品的重要方法,也是监管部门快速定位问题源头、防范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然而,一旦食品被代购者私自分装,其原有的标签信息就可能被篡改或丢失,导致消费者无法得知食品的真实来源和工艺流程。这种信息的缺失,不仅使消费的人难以获得完整的信息,也为日后也许会出现的问题埋下了隐患,增加了维权难度。
“产品责任中因产品瑕疵遭受到了损害的受害人向生产者、销售者等主张侵权责任,除了应当验证自己因瑕疵产品遭受的损害之外,通常还需要证明瑕疵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为谁等。而个人代购分装食品的行为会使食品的原有标签信息丢失,导致消费者无法得知食品的真实来源和工艺流程,难以证明食品的生产者。”朱晓峰说,另外,个人代购关系中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多是私下联系,委托人通常也难以证明受托人与其之间有委托关系,也难以证明其遭受的损害与受托人的行为之间有关系。即使委托人能证明受托人与其存在委托关系且其遭受的损害与受托人有关,实践中遭受到了损害的受托人也难以获得充分的救济。
陈音江认为,消费者如果通过代购方式购入商品,一旦商品出了质量上的问题,消费者只能去找代购人解决。而代购人若不是专业的经营者或经销商,那么该情况很难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很难进行有关责任划分。
“所以有必要提醒消费者,最好还是不要通过没有经营资质的代购人购买商品,否则一旦出了问题就很难维权。当然,商家发现有人利用代购方式私下转售商品,也应提醒消费者注意或向有关部门报告。”陈音江说。
“商家应加强内部管理,尽量防止商品被代购分装;同时,也可优先考虑推出灵活性更好多样的销售策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于小分量、多样化食品的需求。监管部门则应加大对个人代购分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无证经营、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朱晓峰建议。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施,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日前,在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样一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响应显著,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能够更好的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度上升虽然是非正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相关成本,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