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31 11:17:53 | 作者: 豆制品
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消费的人选购食品时关注的重要参考信息,但是经调查发现,现在部分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在“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问题。这样一些问题该怎么样处理?
近日,在浙江、北京等地的商场,不同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等信息标注的位置、大小和颜色差别很大,部分食品标签上内容仿佛和消费的人在玩“捉迷藏”。
除了生产日期“隐身”难寻,保质期计算难题同样困扰消费者。目前,市面上部分食品包装标签只标注了保质期时长,需消费者自行推算具体到期日。
针对这些消费者的反映和诉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门进行了走访和调研,整理目前食品标识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经过仔细查找发现生产日期是打在瓶盖上,但是生产日期的字体和瓶盖完全融为一体。
针对部分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难寻、难辨、难算”的现象,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了相关公告,鼓励企业优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字体、颜色及位置,以提升信息的识别度。
近段时间,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摸底巡查,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标注的清晰度成为检查中关注的重点。
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 徐黎:首先要用显而易见的版面来展示,马上能找得到;标识的字体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颜色跟背景要有一个对比,能让我们消费者非常醒目地看到。
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后,有部分企业已经主动对标签标识进行了优化整改,目前市场上也能看到不少这样的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综合处副处长刘沐雨表示,明确标注了保质期的到期日,而且用白底黑字这种形式、对比清晰明显的产品,消费者看起来直观,易于识别。
但是,因为此前发布的公告仅为鼓励性措施,企业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商品包装标识的改进涉及标签设计、包装线改造等多个环节,需要一定的投入,目前食品生产企业进度不一。
3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对外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将有明确的目的性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食品标识的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刘沐雨介绍,要求在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设置独立区域标注,要求使用与背景颜色对比明显的文字数字,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在包装上直接标注保质期到期日,无需消费者另行计算。
此外,为避免食品名称欺骗误导消费者,要求食品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真实属性,如使用牛肉、猪肉两种原料制作肉丸,不能以牛肉丸作为食品名称,可以“肉丸”或“牛肉猪肉丸”作为食品名称。
新出台的管理办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
专家表示,网售食品应当在销售的主页面刊载食品标签的主要信息,且要与实际销售的食品保持一致。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标识信息检查监控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或者指定专职人员对网售食品刊载信息进行全方位检查,如发现违法违规,要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对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